河北美术学院在线教学设计与实践案例
课程名称:HTML+CSS网页布局 开课院部:传媒学院
授课教师: 徐倩 授课班级:18328班/18329班
授课日期:2020.5.18-2020.5.24 授课方式:QQ群+腾讯会议+云班课
一、线上教学思路
HTML+CSS网页布局课程采用QQ群、腾讯会议以及云班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线上教学。通过QQ群发布上课消息,腾讯会议进行课程内容的直播,采用云班课上传所学的课程资源、开展课堂活动,从而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。
在线上教学过程中,每次课前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,根据学情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。课中,通过在学情中了解到的问题,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教学,课堂教学中为保障教学效果,课程的主要内容讲授完成后,布置课堂作业,并规定课堂作业的提交时间;同时,使用课堂测试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,从而调动了学生在线学习的积极性及参与度。课后,布置相应的实践作业,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。
二、教学内容
第一章HTML基础知识
第一节 浏览器与网页文档的关系
第二节HTML概述
第三节HTML语言知识
第二章HTML标签
第一节 认识标签
第二节 文字格式类标签
第三节 列表类标签
第四节 表格标签
第五节 表单标签
三、教学实施过程
(一)教学手段选用
HTML+CSS网页布局课程线上教学采用稳定延迟小的腾讯会议直播、讨论答疑;利用功能强大的云班课发布资源、布置作业并进行学生管理;由于腾讯会议没有回放的功能,采用EV录像在腾讯直播过程中进行录屏,从而很方便的生成微课,记录课堂实况,将生成的课程视频上传到云班课,方便学生课下巩固学习。

图1线上教学工具的选择
(二)教学过程
在教学过程中,每次课的开展事先需要了解学生对于上次课程的掌握情况。针对学生的当前的学习情况及遇到的问题来展开后续的教学。在教学过程中为加强学生的课堂中的学习效果,增加了课堂的互动和课堂测试等活动;课后为巩固提升本次课程中知识点的学习,设置了课后实践练习的活动。
表1每次授课过程的教学设计
课前 |
课中 |
课后 |
教师 |
学生 |
学生 |
教师 |
学生 |
教师 |
云班课中发布学习资源,要求学生课下自学;针对学生学习情况做好学情调查。 |
学生在云班课中自主学习发布的视频及PPT等相关学习资源,并做好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记录提交学情。 |
针对学情调查中反映的问题,课堂中一一讨论解决,积极参与课堂活动,认真听课。 |
针对学情中难点问题进行系统讲解及实践案例演示;系统回顾相关知识点,展开课堂活动及课堂测试。 |
整理课堂笔记,梳理课程中的重难点知识点;实践练习完成课后作业。 |
搜集整理课程的相关资料并发布,系统梳理课程的框架,做好相关知识学习的引导。 |
1.课前
每次开始上课前针对上次课所学内容进行学情调查,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对于上次课所学内容是否已完全掌握,了解学生的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各自的感受,并能清楚了解学生在哪些方面还存在疑惑。在下次课开始前可以有针对性的巩固先前知识,或是在下一次课中有加强相关知识点的重点讲解。课前的学情了解相关活动部分截图如下。


图2课前学情调查
2.课中
通过课前的学情了解,明确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,基于此学情开展直播教学活动。本门课程在课中采用两种方式直播学习,一种是通过直播引导学生学习发布到云班课中的相关学习视频,该视频为课下制作好的微课视频,专注重点知识的详细讲解;另一种方式是直播讲授相应的知识点,由于相应的知识未形成微课的形式,所以通过直播直接传授。在直播课程中通过知识框架梳理知识,通过该种方式学生能够将知识成系统的掌握,并且能够达到一种综合应用的目的。

图3 腾讯会议直播平台


图4云班课中的部分课程资源
在直播过程中为有效的监督学生的听课状态,随时会设置问题找学生回答,通过学生回答问题情况基本能够判断学生是否在认真听讲。同时,讲课前提前告诉学生,讲完相应知识点后会进行课堂测试,学生为了能够很好的完成最后的课堂测试,在上课过程中会提高上课的听课效率。通过课堂测试能够很好的了解学生对于课堂中知识点的掌握情况。


图5课堂作业


图6课堂测试
3.课后
课后为强化阶段,根据课程内容在云班课中布置相应的实践练习,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,同时,要求学生梳理知识点整理笔记,使得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扎实的掌握,并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。
在笔记的评分环节通过学生互评的方式,可以使学生相互学习,形成良性的竞争学习。

图7课后作业

图8课堂笔记
(三)课程成绩设置
课程成绩=平时成绩(40%)+结课成绩(60%)。
平时成绩=学生课前学习资源情况(10%)+课中参与活动情况(5%)+课堂作业(5%)+课堂测试(10%)+出勤情况(10%);
结课成绩=界面设计(20%)+代码制作(30%)+设计报告(10%)。
四、教学效果反馈
由课前的学情调查了解学生对于上次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;课中的答疑解惑深入讲解,解决学生课下学习所遇到的问题,并且深入学习后续知识;课后的实践练习和自学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,并通过自学掌握后续知识,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。学生带着问题进入下次课程的学习能够激发学生课堂中的参与度,从而形成良好的闭环正反馈,提高学习效果。

图9教学的闭环正反馈框图